5月14日,民一庭接待室走进一位衣衫褴褛、步履蹒跚的老太太。
经值班室接待人员询问,老太太姓苏,她要找自己案件的承办法官张媛。了解情况后,接待人员立即联系了张媛。
此时,张媛的案头正放着苏老太的赡养纠纷案件,她正在思考着怎样才能圆满的解决案件,既让苏老太生活下去,又能够感受家庭的温暖。听到苏老太来了,立即放下手头工作并将苏老太带到了家事调解室。
“姑娘啊,我就是想来说说我的情况,为啥要起诉我的孩子。”苏老太哽咽着。
苏老太今年76岁,一共生育四个子女,农民没有退休工资。本应是儿孙绕膝安享天伦的年纪,却因没有劳动能力,无法独立生活,无奈将儿女告上法庭。
苏老太的老伴儿去世很早,自己辛苦将子女抚养长大,成家立业。可谁成想,成了家的儿女却很少与母亲来往。早些年,苏老太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自己种地、捡捡垃圾,可以自给自足。近年来,苏老太身体越来越差,不能从事劳动,生活捉襟见肘。子女们从不上门,打电话不接,到子女家也吃闭门羹。
听到此处,张媛的眼睛也湿润了。作为母亲,她非常同情苏老太的遭遇;作为子女,她愤恨苏老太子女的绝情。为了让老人能过上美满的晚年生活,张媛将苏老太的四个子女找到了法院。
“你们工作都很忙吗?忙到没时间去看望一下母亲,哪怕一个月看一次呢。”张媛问着。
“谁说不去看她,我们每年还给她钱呢。”子女们争辩着。
“你们都有孩子吗?”
“有啊,我的孩子……”一提到孩子,几个子女竞相说着自己的孩子。
“如果你的孩子长大了也像你一样不跟母亲来往,不尽赡养义务,你会怎么样?”
说到这,几个子女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再说话。
经过一番情与法的说理,几名子女都感到很惭愧,纷纷表示认识到了错误,以后肯定会好好的赡养母亲,让她安享晚年。
看到这样的结果,苏老太哭着说:“感谢法院,感谢张法官,让我的日子有了盼头儿。”
至此,案件划上了圆满的句号,积压张媛心理的大石头也落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