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冠区法院将青年干警作为法院发展和壮大的重要途径,注重对青年干警的培养和教育,用工作上的支持,搭建成长的平台,用生活上的关怀,孕育扎根的愿望。2008年以来,通过考试录入23名法官,没有一人因工作压力大、经济待遇低、晋升通道窄的原因而离开法院。
制度保障,为成长搭建平台。为了给青年干警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鸡冠区法院相继出台了《鸡冠区法院加强青年人才教育管理的实施方案》和《鸡冠区人民法院干警在职参加教育培训的管理规定》两个文件,开办的“法官讲堂”也以青年干警为主体,搭建不同方面的展现平台,为青年干警成长提供制度保障。
政策倾斜,为实践创造机会。在工作实践中,对青年法官的学习锻炼一直给予“政策性”倾斜:同等条件下,外出学习、参加研讨、讲座授课、深入基层等,优先考虑青年法官;鼓励青年法官提高学历,学成后给予报销学费;要求青年法官不断提升知识水平,调整知识结构,凡院里组织开办的心理咨询师等培训班,青年法官必须参加。
配备导师,让能力优化发挥。院领导和中层干部实行一岗三责,分管工作、廉政建设和青年法官的培养。为每一名青年法官,配备一位中层以上领导或老法官为导师,一对一地进行业务指导,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审判工作实际,将专业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让青年干警的能力有效发挥,适应法官角色的转变。
“三公”环境,让职业充满希望。公开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环境,是吸引青年法官的一个重要因素。凡是评先选优、提职晋级等,一律公开进行,一切凭工作实绩,人际关系宽松和谐,青年法官要求进步的愿望全部转化为工作动力,让职业前景充满希望。
交流平台,为思想开辟阵地。建立了谈心制度,班子成员、中层领导要定期或不定期找青年法官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生活等状况。谈心有记录,班子有检查。院领导班子的电子信箱、电话号码、手机微信等对所有青年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公开,而且意见建议都会得到领导的中肯回应。
法官公寓,让生活温暖如家。关心青年法官的生活,努力创造便利的生活环境,为家在外地干警准备了单身公寓,解决吃住问题;责成中层领导干警当媒人,解决婚姻大事。似领导又似亲人的关爱,让青年法官感受到“家”的温暖,从而爱“家”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