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病4年,他坚守审判一线,以坚忍和毅力完成繁重的办案工作;生命最后8个月,他带领审判团队结案360件,个人结案121件;19本工作日记,记录了他对苦厄命运“报之以歌”的人生态度……他是全国模范法官、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原立案二庭副庭长李庆军。
9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组织召开李庆军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鸡冠区法院组织干警代表在四楼视频会议室进行了集中收听收看。
新时代愚公法官李庆军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 高光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我是河南高院民一庭副庭长高光。去年的9月28日,我的好同事,新时代的愚公法官李庆军同志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一生挚爱的审判事业。庆军出生在王屋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从小听着愚公移山的故事长大。愚公生命不息、挖山不止的精神深深影响了他。让他在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道路上无怨无悔。让他在患病期间依然是全庭办案最多的法官,让他用有限的生命抒写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无限忠诚,诠释了人民法官的初心和使命。
庆军是西南政法的研究生,他爱学习,白天办案晚上学习是常态,刚到法院不久,带他的法官逢人就夸“庆军这小伙子有股钻劲,是个当法官的料子。”在办理一起证券纠纷案件的时候,为弄懂证券知识,庆军专门到郑州大学请教老师,连续好几天泡在图书馆里查阅资料,又先后到多家证券公司实际了解情况,他在办案中展示出来的专业知识,让当事人深深的折服。在全省法院首批入额考试中,庆军获得了全院第四的好成绩。办案中,对每起案件都一丝不苟,每个裁判文书至少校对三遍以上。他对我们说:“每当我写判决书的时候,总感觉败诉方当事人就在看着我,所以一定要把道理讲清楚,让当事人输的明白。”他的裁判文书被评为全国法院优秀文书,成为年轻法官写作的模板。从农家子弟成长为一名人民法官,庆军对老百姓有着特殊的感情,面对来法院的群众,他常说:“越是大包小裹来法院的当事人,越要倾注更多的心血和精力。”有一次,他办理一件标的额只有3500元的案件,一二审均判决李某败诉,李某不服,向省法院申请再审。审查时,未查明事实真相,庆军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开着自家的车,冒着近40度的高温到100多公里外建筑工地上了解情况,从农民工到包工头,再到项目负责人,先后走访了20多位知情人,他身上的衣服一直被汗水浸透,这个案件到最后虽然没有得到支持,但李某说:“你真是个好法官,这个案子不管咋判,俺都认了。”由于肾功能差,庆军不能多喝水,和当事人沟通时间长了,就会身体乏力、舌头发僵。实在坚持不住了,就喝口水漱漱口。听他的妻子马老师说,庆军一直盼望着手术后能像正常人一样,渴了就喝水,渴了就喝水这对我们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却对庆军,成了一种奢望。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与当事人的交流,他经常对年轻法官说:“法院是说理的地方,我们一定要让当事人把话说完,这样矛盾化解起来就简单多了。”
还记得有一年,他到商丘走访当事人雷某,雷某因一起人身伤害案件对判决结果不满,情绪十分激动,扬言要拉着植物人儿子上访,见到庆军后,他拽着庆军的衣服说个不停。由于第二天还要开庭,晚上需要返回郑州,书记员急的团团转,一会一看时间,但庆军并没有着急离开,而是笑着坐下来耐心的为雷某分析,反复解释判决的理由和法律依据。他们一直谈到深夜十二点,他的真诚终于打开了雷某的心结,雷某说:“听你这么一讲啊,我心里的疙瘩算是解开了,我不再上访了。”庆军这才返回郑州,到达家里时已是凌晨三点多。对法律的敬仰和审判事业的热爱,让庆军倍加珍惜身上的法袍。在院里,大家都知道庆军有个外号,叫“三不法官”那就是不向领导伸手要待遇,不给同事朋友添麻烦,不向当事人伸手要好处。但是我觉得吧,还应当再加一个不,那就是不讲情面。庆军的好友提起庆军是既佩服又感动,同时还有一点小埋怨,他说:“庆军这个人啥都好,就是太不讲情面。”有一年,朋友的侄子因为承包盖房,发生了点纠纷,他想着自己和庆军是同学,又当了庆军弟弟高中三年的班主任,两个人的关系一直非常好,就想让庆军给下级法院打个招呼。没想到庆军直截了当的说:“是好朋友不假,但是情谊归情谊,案件归案件,有法律问题我可以帮你分析,但案件的事我绝不能干预。”在完成繁重案件的同时,庆军四年如一日与病痛顽强抗争着,他尽量瞒着身边的人,不让组织照顾,不给同时添麻烦,看到他日渐消瘦,庭长多次对他讲:“庆军啊,院里有规定,如果身体有病,就必须休息治疗,可不能拿身体当儿戏啊。”庆军总是笑着说:“没事,都是小毛病,自己的身体我心里有数。”法官助理回忆起来泣不成声,李庭长总说我孩子小,不让我加班,但他却带病在加班。就这样,在工作面前,庆军总是冲锋在前,但在荣誉面前,他常常选择谦让。院里绩效考核时,由于办案数量多,院里要给他评第一等次,他坚决推辞说:“把第一等次给年轻人吧,多鼓励鼓励他们,这样能让他们多拿点奖金,年轻人生活压力大啊。”他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是个病人,看病也要花不少的钱。
2018年9月1日,是个周六,也就是庆军做移植手术的前一天,他还在单位加班。晚上六点半,省法院考勤机上留下了他的影像,然而这却成为他最后的影像。9月2日一大早,审判团队刘芳芳一大早还收到了他的短信,电缆案6号以后联系双方当事人再谈一次,调不成还按原方案办,刘芳芳万万没有想到,这条短信竟成为庆军给她的最后留言。她留着眼泪说:“我想着等案件处理完了,再去看望他,好让他高兴高兴,可是再也没有机会。”庆军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未工作的儿子,在做器官移植这么大的手术前,他牵挂的不是家里的事,甚至连一句嘱托都没有。他想的说的全是工作。在庆军生前最后八个月里,他带着神审判团队结案360件,占全庭结案总数的三分之一,仅他个人就办结121件,是全庭办案最多的法官。这个工作量对我们年轻人来说,都很难完成,更何况是身患尿毒症一天做四次透析的重病人啊。
有人说:“庆军就是新时代的愚公,明知道有办不完的案件,却还在一刻不停的办案。”作为同事,我们深深理解他,当了20多年的法官,对这份职业的热爱早已融入了血液,融入了灵魂。工作就是他精神的寄托,仿佛只有工作才是他医治病痛的良药。人生因奋斗而出彩,平凡因坚守而伟大。李庆军同志25年坚守初心践行使命,虽然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事迹,但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他用执着和坚守彰显了新时代人民法官的忠诚和担当,激励着我们砥砺前行!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