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战疫在线,这里是鸡冠区法院疫情防控“指挥部”

发布时间:2020-03-19 15:30:14







    疫情,如集结的号角,吹进亿万中国人的心里,激起人们万众一心、共战疫情的中国力量。这号声,也在鸡冠区法院政治部干警的心里,涤荡出一份坚定不移的责任感,浸润出一种舍我其谁的爱国情,搭建起一条通往春天的高速路。这份情,这颗心,凝结成他们“疫”往无前的源源动力,为全院干警筑起疫情防控的阵地“堡垒”。

    日夜值守,抓紧支援抗疫“接力棒”

    政治部干警女多男少,在动员号召志愿者时,无论身处何地,他们纷纷报名。“我是党员我先上”,作为少数男干警代表的苏鑫挺身而出。

    恒山区是鸡西疫情重灾区,区际通行成为疫情防控的重要关卡,苏鑫就坚守在出入恒山的立新卡点。从3天2班,到1天1班,40天来,苏鑫共上岗23班,累计时长138小时,登记1610辆车、2000余人次。冒着风雪写下的记录、就这冷风吃下的盒饭、踏着晨光回家的背影,见证着他“不辱使命,保证完成任务”的战疫誓言。

    值守的同时,苏鑫还肩负着本院纪检监察工作任务。报表、材料、说明,白天上岗晚上办公,晚上值班白天办公。身体有疲惫,但行动未停歇。此时,苏鑫俨然已成为微信头像一样的“熬鹰小伙”。

    连日来,疫情形势向好,交通已经基本恢复,城区间的通行限制已经解除。家住梨树区的薛晨主动请缨,“我能出来了,苏鑫已经连续支援一个多月了,我可以跟他轮流值班,这样能轻松些。”这是他们战胜疫情的担当,守望相助的共情,春暖花开的期盼。                                                                                                                                                        

    时刻在线,坚持人事工资“云办公”

    2月3日起,举国开启网络办公模式。对于政治部干警来说,“云办公”不是说说而已。

    “志愿服务”已然成为这个春天最“瞩目”的标签。李瑞雯负责本院的志愿者服务平台工作,从法院干警支援一线开始,每天发布志愿活动,干警报名、参加活动,她时刻关注着工作群的要求和干警的动态。由于财务系统更换、疫情爆发影响等原因,聘用干警的工资,一直是挂在李瑞雯心里的“大事”。在接到财务工资到账通知后,她立即到岗,制作工资台账、完成领导审批,希望干警的工作早些发放。期间,捐款汇款、上缴存单、请示盖章,她义不容辞。

    “工资大厅关闭期间,实行网上办理,将拟办统发事项发送到指定邮箱……”“3月统发,请各单位选择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申报……”法院里,不是急需办理的事项均已延迟,但干警的工资、人事事宜不能停。邵榆博身在绥化家中,心在手机上。2020年公务员招录计划、2019年度从业人员及工资年报、工勤人员工资数据、班子成员名册,都在她的“掌握”之中。

    “莹莹,地方法院人事管理系统需要维护,需要到院完成。”“没问题,明天我的车可以通行,直接到院里维护,肯定能在通知时限前完成。”因疫情被隔离在恒山区母亲家里的李虹莹,在解除通行限制后第一时间到单位完成系统维护,没有任何迟疑与退缩。

    刚刚加入政治部家庭的97女孩周柳君也没有置身事外,家里没有电脑,“手机一样可以办公”,完成学术论文修改工作。

    镜头瞄准,书写抗疫英雄“编辑部”

    有工作就有宣传,特别是这样的特殊时期。“主任,这段时间主要宣传防控,我想写点法院主业的事、写了一首诗、写了一个妇女节简报……”疫情期间,王道友“赋闲”在家,除了他那些栩栩如生的雕刻作品,就是笔尖下一首首或优美、或坚毅的诗句与文章,陪伴着支援防疫干警那些坚守的时刻。

    宋静与黄一鹤是一对姐妹花,从812到803,从司法考试到法硕,从递交入党申请书到确定积极分子,她们一直并肩努力进步。这场疫情,让她们的“共事”时光从单位变成了网络。无论见与不见,那份无缝衔接的默契依然还在。一个写稿、一个编辑;一个剪视频,一个上传;一个收集整理、一个统计上报;一个微博、一个微信……她们的镜头下,有每一位抗疫支援的逆行身影,有干警们无私奉献的坚定选择,有法院人的责任与担当。她们,就是默默无闻的幕后“担当”。截止到3月18日,她们连续在岗48天,共发布各类信息265篇。

    服务审判,连通“无袍法官”“战疫情”

坚守家庭阵地的杨敏,早已“闲”不住了。作为人民陪审员管理办公室的主任,杨敏对陪审员的那些事信手拈来、如数家珍。

    “人民陪审员增补工作再不开始就来不及了。”今年有56名陪审员任职期满需要免职,还需增补73名陪审员。今年的报名工作受疫情影响,需要改为“线上报名”,还要与司法局、公安局做好衔接。这些都“躺”在她的计划列表里。“恢复自由”后,杨敏来到单位,公告、报名表、请示,统统提前准备到位,只等“向往陪审工作的你”加入。

    期间,杨敏还配合刑庭完成了疫情期间的陪审员参审、上级法院的陪审员抗疫事迹整理、参审案件季度报表等工作。疫情我在线,陪审亦在线。

    上传下达,统领疫情防控“指挥部”

    “晓琳,联系组织部确定支援分组事宜,并做好分组表格。”

    “主任,外地干警什么时间返回?”

    “姐,复工返程,我需要单位出具复工证明。”

    “西郊法庭3月18日结案一件(撤诉),其他正常,无进京。”

    “今日收案4件,网上立案2件(行政1件、民事1件),现场刑事立案2件,无涉疫情民事案件,信访数0件。”

    ……

    原来,政工工作不只是人事、工资、党建那些事,“涉及干警无小事”,是这次疫情中李晓琳最大的体会。

    疫情期间,政治部成了疫情防控“指挥部”,防疫支援排班、每岗登记数据、全院工作部署、两微一网宣传、各类审执数据、组织党员捐款、新增申请入党、全院干警动态……所有数据在政治部交汇,梳理汇总后变为一份份报告,准时发送到指定人员、邮箱、工作群。除了这些,筹备视频会议、解答干警疑问、协调各级通知,是李晓琳忙碌而充实的日常。满屏的文件与表格,是她疫情期间工作状态的写实。

    “他们比我辛苦”“只想把我能做的都做好”,这是她源自心底的认知与行动。

    没有一场战疫能被动取胜,没有一座城会孤立无援,没有一个人想独善其身。待疫情结束,春暖花开,我们要记录你口罩后善良的面容,读懂你双眸中澄澈的目光,感受你胸膛中沸腾的热血,铭记你心底里无声的愿望……

责任编辑:宋静    

文章出处:政治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