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精神文明建设】鸡冠区法院:志愿服务开文明之花结文明之果

  发布时间:2020-05-12 16:03:44





    志愿服务是目前我国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在提升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在不断追求精神生活的提高。不仅是在个人需求层面,在对社会承担的共同责任和义务上也体现得尤为明显。志愿服务精神是新形势下精神文明的集中凝聚,是广大干部职工参与精神文明创建的有效途径。在法院系统,大力普及志愿理念、弘扬志愿精神,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行列,推进志愿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对于提升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推进“公众开放日”活动,打造志愿服务品牌

    鸡冠区法院已常态化举办公众开放日101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机关干部、社区居民、院校师生等社会各界人士以及省内外法院同仁走进法院,参观交流,不断满足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观看展板、信息化演示、模拟法庭、法官答疑等多种形式,从立案、庭审、执行等多个环节,全流程推进司法公开,让公众零距离感受司法、了解司法、监督司法 。请公众走进来互动交流,消除公众对法院的猜疑、隔阂和抵触,增强了彼此理解、尊重和认同,最大程度彰显司法人民性;让公众开放日成为宣传法院、宣传法官、理解法院工作的平台。通过积极沟通交流,让公众感受法庭的威严、审判的专业和法治的权威,提高了司法公信力,进一步形成法院志愿服务品牌,推进全市精神文明建设。

    依托重要时间节点,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

    鸡冠区法院结合“3·5”学雷锋日、“7·1”建党纪念日、“5·4”青年节、“12·4”国家宪法日、“12·5”国家志愿者日等各种主题日,组织院内志愿者有针对性地开展志愿服务,自鸡冠区法院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累计发放《志愿服务条例》《婚姻法》《合同法》等宣传资料200余册、宪法单行本及宣传单1100余份,现场接受群众法律咨询2300余次。以留守儿童、自闭症儿童孤寡老人为重点开展福利院慰问活动12次、环境整治活动13次。鸡冠区法院志愿服务队通过在全年各个主题纪念日开展系列志愿活动,以系列性的主题细分推进一系列的活动,让各个志愿者深入到细分领域中去,以活动添活力,以活动促工作,从而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为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志愿服务制度化

    鸡冠区人民法院院党组高度重视志愿者服务队的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服务创建文明城市、创建文明单位为主要任务,紧密联系法院工作实际,通过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弘扬志愿者精神,展现法院志愿者的良好风采。目前鸡冠区法院共有志愿者88人,该88人已全部在龙江志愿平台登记注册,完善信息,依托该平台报名参加活动并对活动进行签到,避免志愿者虚假参加活动,保证了志愿活动的真实性。此外,鸡冠区法院通过院内志愿者相关知识培训、志愿活动岗位安排、评奖评优等有关制度,确保志愿服务的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从而进一步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

    通过新媒体加持,确保志愿服务效果最大化

    在信息化时代,媒体宣传工作对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志愿者成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道德力量,同时也是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如何让这份力量得到最大化的发挥,新闻媒体在其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鸡冠区法院充分利用微信、微博、外网等新媒体平台在志愿活动开展后的第一时间对外公布信息,让人民群众第一时间了解我院开展志愿服务的最新动向。紧抓本院志愿服务典型事件,深入挖掘、树立典型,通过媒体的放大效应,以点带面地宣传展示志愿者风采,扩大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增强志愿者的荣誉感,发挥榜样的力量,从而对全市精神文明建设起到添砖加瓦的实际作用。

责任编辑:宋静    

文章出处:政治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