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鸡冠法院完善便民利民举措 努力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司法新需求

  发布时间:2021-08-19 14:58:21







    年初以来,鸡冠区法院结合政法队伍专项教育,不断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以“我为群众办实事”爱民实践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增强人民至上理念,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优化便民利民措施,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司法服务上有更多的满足感、获得感。

    一、整合诉讼资源,让立案服务更优质。鸡冠法院坚持以真诚的微笑感染人,以满腔的热情感动人,自觉站在当事人角度,想问题定措施。设置导诉员,专人指导当事人填写诉讼材料,将立案所需材料一次性告知当事人,对于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把缴费通知单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通知当事人,实现“一次办好”。设置自助服务区,为群众提供公用电话、电脑、复印机、自助查询一体机、印泥、老花镜等便民设施和物品,满足当事人需要。建立鸡西市法律援助中心驻鸡冠区法院工作站,定期安排律师坐班为前来咨询的当事人答疑解惑,提供专业法律帮助。聘用退休法官和人民陪审员入驻人民调解室,对存在调解、和解可能的案件开展调解,提高案件处理效率,减轻了当事人诉累。通过优化升级12368诉讼服务热线,努力实现“一号通办”;通过微信小程序“中国移动微法院”,使老百姓足不出即可通过手机进行线上诉讼、查询案件进展。

      二、创新工作方式,让案件审判更快捷。持续推进“打官司不求人”庄严承诺,发挥司法人员能动作用,努力做到案件快审快结。积极与各行政机关沟通,对行政非诉审查案件进行指导,共同推进行政非诉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助推法治政府建设。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执行难”问题,把依法执结每一起案件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实践,积极开展专项执行行动,集中执行涉基本民生、涉金融债权等案件,切实保障当事人胜诉权益。积极服从服务于辖区经济发展新常态,找准个案处理与服务大局的结合点,依法审理企业债务、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等领域案件,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做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三者的有机统一。年初以来,审结案件4103件,与去年相比增加了148.07%;执结案件1355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51%,执结到位2.3亿余元。

      三、延伸司法职能,让普法宣传更深入。将各部门负责人确定为法治宣传教育第一责任人,细化目标责任,开创普法宣传新思路,把普法宣传从“无差别”向“点餐式”转变,进一步完善普法宣传制度和模式,形成常态化组织推进、全院干警参与支持、定期督促检查的综合机制。以“法律六进”活动为载体,通过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形成对社会宣传教育全覆盖,有效促进法治鸡冠建设。年初以来共深入社区、村屯召开宣讲会20余次;深入学校开展法治课大讲堂活动7次;深入居民区、商圈发放传单2000余张。常态化组织“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代表委员、青年学生、干部群众等各界人士来院参观交流、观摩庭审等,近距离感受司法、理解司法。今年以来,共组织“公众开放日”活动18次,受教育干部群众500余人次。

      四、着眼群众需求,让司法保障更合拍。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理念,依托党史学习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载体,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排查梳理群众最关心最关切问题,有针对性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计划,确保活动开展有成效。常态化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由团委组织青年法官宣讲团,深入企业一线,为企业和职工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年初以来共走访企业20余家,解决问题18个。坚持办实事与审判工作“两手抓、两促进”,将爱民实践贯穿于各项审判工作中,各党(团)支部组建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传递志愿服务精神。共组织“文明有你我创城法院行”“爱在春风里、情暖敬老院”及社区文明建设等志愿服务活动12次,参加志愿活动干警220余人次,树立了法院法官爱民亲民良好形象。

责任编辑:吴梦奇    

文章出处:政治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