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明、任希望两位老同志是基层法院退休的老法官,他们并没有享受退休后的幸福生活,而是返聘回他们一生都在为之奉献的基层法院,致力于人民调解工作,他们用其几十年的审判经验,用他们丰富的法律知识,用他们一腔为民的热心,耐心,恒心为百姓们筑起一条纠纷化解的康庄大道。自从返聘为调解员以来,他们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当作亲人,解民忧、帮民困、化民怨,展示了新时代人民调解员、心系人民群众的良好精神风貌,同时展现了新时代退休法官的风采。
在诉前调解时,两位老法官详细了解案情后,通过证据分析、归纳事实,引导双方从诉讼成本、个人精力等多方考量,多次组织双方进行调解,耐心对双方释法明理,希望能唤起当事人之间感情。在遇到疑难案件时,两位老法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探究纠纷解决途径,从转换调解思路和改善调解方法等多角度出发,对调解工作进行合理的调整。他们通过以身作则、以案带教的形式,对当事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有效疏导社会矛盾,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员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的积极作用。
邢晓华,原民庭法官,退休后也回到原单位继续发挥余热,在临近年底、即将打响结案攻坚战的紧张时刻,作为民事审判经验极其丰富的她主动扛起了大旗,不仅诉前调解尽心尽力,诉中调解也是认真负责,这些工作对于已经退休的她并不容易,但她依旧奋战在工作岗位。
她在审判岗位上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是法院最宝贵的财富。她身上具有的化解矛盾纠纷的司法智慧、司法为民的优良传统和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等等,这些都是在法学课本上找不到的。庭里年轻干警遇到难题,她都会热心为干警“上课”,介绍交流经验做法、办案心得,年轻干警听了她的“课”后活学活用,缩短书本与实践的距离,从而尽快走向成熟。
不管是做法官从事审判工作,还是从事调解工作,三位老同志的想法一直没变,用自己所长为社会、为法律做点实事。做法官多年,他们已经习惯了居中调停、为人民说话。退休后,没有赋闲在家,而是选择以人民调解员的身份帮助群众解决矛盾纠纷,这才是真正的法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