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争议类案件,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社会稳定。为受伤工人执行回工伤赔偿款,帮助他们及时拿到就医钱、救命钱,这是执行干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自2021年1月以来,执行局新收该类型案件近百余件,有的申请执行人因身体受伤,已经无法从事重体力工作;有的申请执行人需要拿到赔偿款后才能继续住院治疗;有的申请执行人家中有老人和孩子需要照料。
在工伤保险争议类案件中,受伤的职工,需经过工伤鉴定后,申请劳动仲裁,仲裁机构依据工伤鉴定级别,判定给付工人赔偿款额度。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多数工人都要经历二到三年,才能完成裁决程序,有的长达七、八年,甚至更久。只有在他们取得生效法律文书后才会进入到执行程序,而此时职工急需这笔赔偿款,或用于住院治疗,或用于维持生活。因此,及时、高效地将赔偿款执行到位刻不容缓。
由于疫情原因及安全生产政策的推广,有的煤矿已停止生产,等待资源整合;有的煤矿产煤量不足以维持工人的正常工资,这些都为执行工作带来了困难。既要保障受伤工人的权益,又要考虑到如何维系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这些都在考验着执行干警。
在这些执行案件中,存在一些特殊案例,例如:在我院受理的三件案件中,隋某、张某、王某三位申请执行人已经与公司签订分流协议,但在分流后,均被诊断出尘肺壹期并被鉴定为伤残陆级。在申请工伤赔偿款时,以转岗分流为理由,单位之间互相推诿,无人负责,故到法院申请执行。法院经过走访调查,约谈了企业负责人,最后,强制划拨了被执行企业账户内的存款,三个案件得以执行完毕。
在李某申请执行工伤保险争议一案中,据了解,申请人李某家中有一名正处于高三的学生,每月要支付高额的学习费用,家中还有老人需要赡养,家里几口人全靠这笔赔偿款才能维持生活。法院第一时间对被执行人账户内存款进行划拨,及时将案款转付申请人,用以解其燃眉之急。
工伤保险争议执行案件的申请执行人多为弱势群体,经济困难,被执行人拒不支付工伤赔偿的行为会使申请人陷入困境。鸡冠区法院高度重视该类案件执行,在采取执行措施时,认真研究,准确把握,将切实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和认真贯彻善执理念有机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获得当事人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