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庭的舞台虽小,但工作却连着千家万户。”这是鸡冠法院西郊法庭干警们对待工作最朴实的看法。
鸡冠区法院西郊法庭聚焦特色法庭创建,着眼地方特色,立足实际改革创新,以科技赋能法庭司法服务工作,积极探索了一条基层法庭特色化、智慧化发展路径。法庭充分运用线上庭审、入户庭审,持续进行普法宣传,用心解决当事人的“烦心事”,拉近与百姓之间的距离,将司法为民、便民落到实处,实现“多点开花”,激活了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一、坚持线上庭审“不停歇”
为最大限度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考虑到疫情形势的反复以及个别案件当事人的特殊情况,西郊法庭切实践行“司法为民、服务便民”的工作理念,灵活运用微信电子送达、线上庭审等方式,积极调解定纷止争。
“双方当事人能否听清,画面是否清晰。”原定公开开庭审理的案件,考虑到一方当事人在外地且由于疫情原因不便回来,办案法官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决定通过“线上”方式进行云端庭审,指导当事人下载软件、登录系统,庭审严格按照庭审程序进行,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法官当庭达成调解协议,双方当事人对调解结果都非常满意。
二、按下入户庭审“快捷键”
为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纵深开展,西郊法庭锚定群众“急难愁盼”,充分把“温暖、服务、帮服”送到家。近日,在一起离婚案件中,西郊法庭庭长了解到被告李某腿部骨折行动不便,不能到法院参加庭审,当即协调工作时间,联系双方当事人,并积极做好原告工作,将法庭开到被告家中。虽然更换了庭审地点,但法庭程序依旧严谨有序,庭审顺利结束,双方纠纷得以解决。
三、深化普法宣传“一条龙”
春暖花开,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西郊法庭普法宣传的脚步不曾停歇,法庭着眼于春耕节点,组织干警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干警们发放普法材料,向耕地农民讲解了春耕常见案件、法律法规。
“这些宣传单内容也太好了,我要拿回家给邻居也看看。”正在给柿子苗修剪枝叶的农民听完干警讲解,主动多要了几份普法宣传单,表示要拿回家和邻居一起学习。
今年以来,西郊法庭共开展现场法庭1次,入户调解5次,线上庭审11次,保证工作不断档,服务群众不松懈,切实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断探索提高办案质效的新方法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