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雨雷,女,汉族,中共党员,2014年考入鸡冠区法院,现任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人民法院民二庭员额法官。先后从事执行、审判工作。七年间,她参与、办理执行、执行异议及民事案件近2000件。多次被上级法院授予优秀干警、宣传能手等嘉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对时代责任的担当。
以梦为马,无惧挑战显担当。
梦想是一种力量,担当是一种责任。在执行局工作期间,她和男同事一样,顶严寒战酷暑,披星戴月,一次次奔波在田间地头、厂房社区。经常要面对当事人无数个电话和信息,面对申请人的催促埋怨与不理解,面对一些被执行人的嚣张无赖甚至威胁, 2019年,申请人心急如焚的告诉她,身处大连的被执行人正在隐匿转移财产,她于是立即带队出发。抵达后,白天调查被执行人财产,晚上研判分析调查结果。被执行人从事餐饮行业,员工众多,稍有不慎就可能遇有危险。但她并未因此退缩,和同事一起经过半个月起早贪黑的努力,已被转移的银行存款50余万元被追回,扣押了劳斯莱斯、奔驰等被转移车辆,并成功拍卖,共计兑现执行案款500余万元,充分维护了当事人的胜诉利益。从事审判工作后,她坚信“迟来的正义等于非正义”,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可能会把一个家庭、一个企业拖垮,当事人虽然最终赢得了官司,但公平正义大打折扣。于是她向时间要质量、更向时间要数量,经常白天全天开庭,晚上和周末加班加点写判决。力争让每起案件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公平合理的裁判结果。
以爱为帆,躬身为民守初心。
执法担道义,是铮铮誓言;躬身作公仆,是为民情怀。进入法院工作前,看到一本本厚重的法条和荧幕上的法庭审判,让她觉得,法律就是冰冷的文字组合,司法永远都铁面无私,毫不留情。从事审判工作后,看着曾经言辞激烈的当事人握手言和,风烛残年的老人含着泪一声声地道谢……她渐渐明白,司法审判承载着每一位法院人的初心使命,守护公平正义,不仅仅是冰冷的一纸裁决,更是司法温度的传递。于是,她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凡经她审理的案件或者由她接待的当事人,不论大事小事,她总能细致处理、热情解答,以独特柔性司法彰显深厚为民情怀。2021年,她审理了一起涉疫情的房屋租赁合同案件。考虑到案件的处理结果对双方的经营均可能造成相应影响,且存在疫情这一特殊性因素,如机械进行审理,不利于化解双方矛盾。于是她先后多次找原、被告,从法律角度,对双方的观点逐一分析说明,劝解他们调解结案,实现共赢。经过多次耐心释法明理,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原告给被告免除了部分租金,并重新签订了租赁合同。被告也当庭给付了原告拖欠的租金,双方握手言和。虽然为了这个案件早上忙到下午,虽然连午饭也没有吃,但听到当事人发自内心的那句感谢时,她觉得自己的付出值了。工作之余,她还经常深入学校、企业、乡村、社区等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释法答疑等形式,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司法为民的深厚情怀。
以勤为径,厚积薄发谱新篇。
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所谓的捷径。只有奋斗才能实现梦想,唯有实干才能谱写人生篇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她合理利用每次撰写简报稿件的时机,锤炼文字写作本领,并不断转换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在负责执行局宣传工作期间,她创新执行宣传方式,自学H5、视频剪辑制作等技能,开通并制作执行局官方抖音账户,搭建起与当事人沟通桥梁。七年间,她撰写的宣传稿件百余篇,多次被省、市法院及新闻媒体转载。她深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官,不仅应当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还需扎实的专业素质,她按照专业化、职业化的标准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每天潜心学习和钻研法律专业知识,并注重在审判实践中历练技能、增长才干,培养对案件纠纷的综合处理能力,做到勤学、善思、笃行。每当遇到复杂疑难案件,她总是不知疲倦的翻阅同案件相关的法律依据,查找同案情相近的其他案件判决,虚心请教有丰富办案经验的老同志,反复研究案情,力求审理的每个案件法律适用准确。
作为外地干警,今年是赵雨雷到鸡西工作的第七年,七年间,她的脚步遍布着鸡西的山山水水、乡村街巷,用奋斗书写着对这座城市无限的深情。她说:“奋斗是奋斗者的永恒之旅,奉献是奉献者的真挚赞歌。七年光阴,从法官助理成长为员额法官。一路走来,我深知法官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信仰。青矜之志,履践致远。我将继续坚守我的理想,不忘法治初心,不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责任中成长,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只问奉献,无问西东。”
“千川汇海阔,风好正扬帆”,只有奋斗才能实现梦想,唯有实干才能谱写人生的壮丽篇章。赵雨雷把对法律信仰的坚定守护,化作默默耕耘的身影,用一摞摞案卷,一份份判决履行着一个人民法官的神圣职责。她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一个新时代女性所独有的魅力,诠释了人民法官的初心使命,铮铮誓言,在法槌起落间谱写着无悔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