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民二庭坚持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多元联动机制、深化案件调解机制、优化涉企服务机制,以推进涉企纠纷诉源治理“小支点”,撬动服务企业发展“大格局”。
一、融入诉源治理多元联动机制
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主动与鸡冠区工商联等对接,融入政府主导的营商环境治理体系,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分析排查涉企纠纷,针对性提出司法建议,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综合治理。
二是对接网格管理体系。加强与辖区内无讼社区协同配合,以诉源治理社区调解室为“前哨”,利用网格员探针优势,建立纠纷预警机制,及时掌握和研判涉企矛盾纠纷信息。
三是强化部门联合共建。积极探索“法院+”模式,与人民银行、鸡冠区工商联等行业组织建立联动机制,共同化解涉企纠纷,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多元化司法服务。
二、深化涉企案件专业化审判机制
一是坚持将非诉机制挺在前面。强化诉前调解力量,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以“扎根基层、服务企业”为己任,做实做细司法服务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以最低社会成本化解矛盾纠纷。
二是坚持将调解贯穿审判始终。积极探索“调+撤”纠纷化解模式,邀请鸡西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科、区工商联等行业协会参与诉中调解,做到调解优先,能调尽调。
三是审判队伍专业化。成立“破产合议庭”及“知识产权合议庭”专门负责审理辖区涉企民商事相关案件,通过专案专审,使法官审有所专、审有所长、审有所精,切实提高涉企案件办理的专业化水平。
三、优化营商环境治理服务机制
围绕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及纠纷实质化解目标,打造“普法+”工作品牌。
一是走访企业问需求,提高司法服务精准度。为企业量身定制普法菜单及“靶向式”司法建议,向金融企业发放“司法建议”,印制“民法典合同篇宣传册”等“普法套餐”。定期开展法律专题讲座、送法进企业活动,为辖区企业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二是走访职能部门问对策,加强涉企纠纷源头治理。依托鸡冠区工商联,通过调研座谈、实地走访等形式,听取职能部门对加强基层治理的经验做法和意见建议,“抓前端、治未病”,合力研判源头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对策。
三是走访行业协会问困难,提高涉企纠纷化解能力水平。了解企业行业协会处理涉企纠纷中所遇问题症结,不定期开展调解经验交流及培训活动,畅通诉前调解与行业调解、社区调解的沟通渠道,推建“法院+”多元解纷机制,激发涉企纠纷化解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