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龙江法庭》2024第2期刊发了鸡冠区人民法院西郊法庭“巧用诉前鉴定+诉前调解”的典型案例。
“抓前端,治未病”,鸡冠区人民法院在诉源治理工作中不断探索新模式,西郊法庭贯彻多元解纷要求,落实诉前鉴定新模式,助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
通过诉前鉴定,有助于当事人预判诉讼风险,提出更合理的诉讼请求,加快诉前及诉中工作进程,从而提高调解成功率。同时在诉前阶段当事人无需交纳诉讼费即可将案件转入鉴定环节,若鉴定后双方在诉前达成调解可免去诉讼费,大大降低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同时,诉前调解能够避免案件进入较为繁琐复杂的诉讼程序,省时省力,节省了举证期间和答辩期间,大大缩短了案件进展时间,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多数纠纷实现一次化解。诉前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通过法院进行司法确认,同样具有强制执行力,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诉前成功化解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典型案例,是鸡冠区人民法院西郊法庭持续完善“诉前鉴定+诉前调解”工作机制以来的一个缩影。西郊法庭积极推进诉前鉴定与诉前调解有效衔接,积极探索人民调解员参与矛盾化解新模式,主动优化调解资源,凝聚各方力量,从退休法官、退休乡镇干部、原村委干部等多个群体中充实调解员队伍,加强与司法局、派出所等单位联动,从源头预防减量,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多方联动的效用,在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纠纷领域构建了“鉴定靠前、调解前置、多调联动”的多元解纷体系。
下一步,西郊法庭将进一步以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为出发点,办好案办快案,积极采用鉴定前置这一创新机制,加强诉调对接工作,结合西郊法庭案件特点,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积极推行律师调解、行业调解,引导涉诉群众、企业通过行业、律师等调解方式,减轻群众诉累,节约诉讼成本,促进矛盾纠纷诉前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