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以法之名 守护绿水青山——鸡冠区法院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普法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21 12:21:18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提升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法治意识,彰显人民法院在服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担当,鸡冠区法院民一庭环境资源合议庭创新形式、务求实效,以“深入走访+专题座谈”为特色抓手,精心组织开展普法活动,精准对接需求,凝聚保护共识,取得了显著成效。

    1.走访先行,共商治理良策。

    实地走访第一站,法官赵雨雷及法官助理与鸡西市园林处的工作人员共同走进穆棱河水上公园,工作人员向法院干警讲解了穆棱河的水质、沿岸植被等生态保护现状,交流了其在日常环境保护执法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法院干警从环境保护的法律程序、法律适用等方面给予了专业建议。走访中,双方达成共识,在法院审理环境资源案件时,园林部门可以作为专家智库,为生态环境损害的鉴定、修复方案的制定提供专业意见。本次实地走访实现“法治”与“管理”的深度融合,为穆棱河的碧水长流筑起一道坚实的法治屏障。

    实地走访第二站,法官赵雨雷及法官助理走进位于鸡冠区西郊乡梁家村五组鱼亮沟,鱼亮沟是全体村民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思想,不间断地进行环境整治,用辛勤汗水浇灌出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法院干警与村负责人针对开展旅游项目时,如何兼顾生态环境保护、黑土地保护,如何用法律为乡村的绿色发展划清红线、保驾护航,避免因短期利益而破坏生态环境,从而保障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等长远产业的健康发展进行深入交流探讨。本次实地走访不仅使“文明鸡西”和“美丽乡村”的内涵得以深化,更为“美丽乡村”注入了“法治内核”。

    2.座谈深化,精准把脉需求。

    通过与辖区内煤炭生产重点企业部门负责人及法律专员开展面对面交流座谈的方式,深入了解企业在环保风险防范、纠纷化解等方面的司法需求和实际困难。同时向企业讲解法院在司法审判中适用的“碳汇认购、补植复绿、增殖放流”等替代性生态修复方式,为企业实现经济价值和兼顾环境保护的营商模式提供新思路。

    向绿而行,不负青山。本次以“走访+座谈”为核心的环境保护普法活动,是鸡冠区法院延伸司法服务触角、深化多元共治的创新实践。通过“脚上有泥、心中有数”的走访和“坦诚交流、共谋良策”的座谈,有效架起了司法与民意、执法与协作的桥梁。下一步,鸡冠区法院将持续巩固活动成果,为筑牢生态安全司法屏障、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贡献更加强劲的司法力量!

文章出处:民一庭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