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冠区法院自推广使用“要素式起诉状+要素式答辩状”(以下简称“两状”)示范文本以来,降低了当事人诉讼成本、提高了解纷效率,获得法官、律师和当事人广泛好评。
法官视角:文书规范升级,多元解纷提速
此前当事人提交的文书常因“诉求模糊、事实不清”需补正,现在用“要素式起诉状”,文本标注了诉求要点、证据清单,大幅提升了文书的规范性,减少了补正次数。
更关键的是提高了先行调解效率,当事人对照“要素式起诉状”梳理出重要证据内容,可以快速完成文书提交进入调解程序,便于调解员开展工作。
在庭审过程中,根据“两状”内容,法官可以快速聚焦争议焦点,原被告双方也可以提前准备好关键证据,减少了无效诉讼环节,提高了庭审的效率与质量。
律师视角:代理效率提升,沟通成本降低
“两状”示范文本的推广使用帮助律师减少了“文书返工”和“无效沟通”。律师代理案件时无需每次从零构建文书框架,可直接按固定要素填充内容,便于律师直接抓取关键信息,减少了重复工作量,避免了冗长表述。
同时,律师也可以根据文本提前梳理出案件核心要素,避免因当事人表述模糊导致案件方向存在偏差,快速明确庭审争议焦点并准备好质证意见与辩论思路。
当事人视角:维权门槛降低,诉讼体验优化
对于法律知识薄弱的当事人而言,撰写传统文书中“事实与理由”“诉讼请求”部分十分困难,现在有了示范文本,无需法律背景也能写好起诉状,按照文书内容填写,不用怕遗漏关键事实,告别“不会写、反复改”的困扰。
“要素式答辩状”的推广使用大幅减少了因为案情事实不清、文书反复修改和答辩要点遗漏产生的律师咨询费用和时间成本,也缓解了当事人在法庭上因表述不清产生的庭审紧张感,帮助其应对法庭辩论,让威严的诉讼流程变得更“接地气”。
从法官的“效率提升”,到律师的“代理减负”,再到当事人的“维权省心”,鸡冠法院“两状”示范文本通过精准指引,切实打通了“规范诉求—快速解纷”的关键环节,成为司法便民的“暖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