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鸡冠区人民法院与鸡冠区交警大队经过筹备,联手搭建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调解室,旨在通过 “法交联动” 模式实现案件高效处理,让群众在化解纠纷中少跑腿、好办事。启动后调解室就迎来了第一起案件的当事人。
“我车在那停着,他就给我撞了,还不积极给我修车,气不气人”,当事人李某情绪激动地向调解室的工作人员讲述事情经过。坐在对面的王某则一脸无奈:“我确实没注意观察,但他要的也太多了,能不能帮着商量商量……”, 这起发生在三天前的交通事故,因双方对赔偿金额存在分歧一直难以化解。
原本可能要进入漫长的司法程序,联合调解室的特殊性在此刻凸显出来。调解工作由法庭干警和交警大队事故处理中队干警共同担任,两人分别从法律适用和交通事故损失鉴定两个专业角度展开工作。双方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条款,耐心解释赔偿范围和计算标准。法院干警同时拿出类似案例的调解结果作为参考,“如果走诉讼程序,不仅会拉长诉讼周期,还会产生诉讼费、律师费等额外支出”。
经过两个小时的沟通,王某主动提出愿意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当场通过手机转账支付给李某。“本来以为要跑断腿、磨破嘴,没想到在这里一上午就解决了,既不用请假跑法院,也省下了不少钱”。李某拿着调解协议书,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王某也连连点头:“法官和警官一起调解,说得明白,我们心服口服,这钱我赔的放心”。
联合调解室实行 “一站式受理、一体化调处、一揽子解决”模式,当事人无需往返于法院和交警部门之间,既可以缩短办案周期,也能为群众减少诉讼成本及诉累。
首案的成功调解,为联合调解室的运行开了个好头。接下来,鸡冠区法院和交警大队还将进一步完善联动机制,让群众在一个场所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正如调解室墙上悬挂的标语所言:“携手共筑和谐,营造平安鸡冠”,这种接地气、解民忧的服务模式,正成为司法为民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