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懂法防“假”!鸡冠区法院带你get侵权假冒识别与维权要点

  发布时间:2025-09-26 14:13:59



    为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消费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鸡冠区人民法院现就打击侵权假冒行为的法律知识及社会共治要点进行普法宣传。

    一、侵权假冒行为的法律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侵权假冒行为主要包括:

    商标侵权:未经许可使用他人注册商标。

    专利侵权:擅自生产、销售受专利保护的技术或产品。

    著作权侵权:盗版书籍、影视、软件等。

    假冒伪劣商品:以次充好、伪造产地、虚假宣传等。

    二、打击侵权假冒的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已建立多层次的法律保障体系,主要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明确商标专用权保护,侵权赔偿额最高可达500万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强化专利侵权惩罚,引入惩罚性赔偿(最高5倍损失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要求平台对商家资质审核,否则承担连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可主张“退一赔三”(欺诈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大规模制假售假追究刑事责任。

    三、消费者如何识别和防范侵权假冒

    1. 识别技巧:

    查验证件标识:核对商标注册号、专利号、防伪标识。

    价格异常:远低于市场价的商品需警惕(如“正品LV包”仅售300元)。

    渠道正规:优先选择品牌官网、授权店铺。

    2. 维权途径:

    线上投诉:通过电商平台举报。

    行政投诉:拨打12315或登录全国12315平台。

    司法诉讼:可向法院起诉,主张赔偿。

    四、企业如何保护自身知识产权

    1. 提前布局:

    注册商标、申请专利(国内+国际)。

    定期监测市场,发现侵权及时取证。

    2. 技术防伪:

    使用防伪标签、区块链溯源系统。

    3. 法律手段:

    发送律师函警告侵权方。

    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或起诉索赔。

    总结:打击侵权假冒需要法律严管、企业防范、消费者警惕和社会监督多方合力。如发现侵权行为,请立即拨打12315进行举报!

文章出处:西郊法庭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