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 法学园地

关于2014年上半年西郊法庭案件的调查分析

  发布时间:2015-01-13 14:04:37


  2014年上半年,西郊法庭共受理各类案件190件(含旧存11件),结案145件,未结45件。下面对西郊法庭2014年上半年案件的收结、审理等工作方面呈现出的特点做以下分析:

  一、各类民事案件收结案数上升

  2014年上半年收各类民事案件190件,比去年同期183件上升了3.82%;结案145件,结案率76.32%,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64%;其中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的有125件,调、撤率86.21%,调、撤率比去年同期99件上升11.77%。

  上诉4件,上诉率2.8%,比去年同期10件下降4.7%。

无发回、更审、改判案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

  二、案件呈现的趋势

  西郊法庭受理的民事案件中占比例大的分别是婚姻家庭案件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赔偿案件,婚姻家庭类案件收案64件;人身损害赔偿案41件(其中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赔偿案件收案27件),此两类案件占全部收案总数的55.26%。

  (一)婚姻家庭类案件逐年上升的原因

  1、离婚案件:1、“80后”小夫妻以自我为中心,不能融入家庭角色,没有奉献精神。2、小夫妻离婚的案件里能看到双方老人的影响,老人掺合子女的婚姻,造成夫妻矛盾增多。3、生活水平提高了,一些老人也不想“凑合”过了,表示离婚后要追求新生活等等。

  2、抚养、赡养案件:1、近几年物价飞快上涨,有的几年前或是十几年前商定的抚养、赡养费远远不够生活的花销。2、“一个妈养几个孩子行,几个孩子养不了一个妈”,这是一个要求子女赡养的老人说的,有的子女在赡养老人方面存在互相攀比、推拖的心态。近几年赡养案件呈上升趋势。

  (二)人身损害赔偿案逐年上升的原因

  1、社会人的道德观念。现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造成一些人“气性大”,一些小事,就发生口角,谁都不让谁,最后小口角发展成拳脚,谁都不先赔礼道歉。

  2、机动车数量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几乎家家都有车,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增高。车辆都有保险,发生交通事故后,不经“官”,保险公司不予赔偿,车主想跟司机协商处理都不行。

  3、不遵守交通规则。车主、行人对安全不够重视,在过马路时都想抢“一分一秒”,不遵守交通规则,车主想“他看到我车就得躲”,行人想“他不敢撞我”等等原因。

  三、审判呈现的特点

  (一)案件调解撤诉率高

  上半年调撤率为86.21%,调解制度被誉为“东方经验”,在司法实践中大力推行调解的方法,对于提高办案效率,消除当事人隔阂,减少案件上诉、申诉率,减轻执行工作压力,取得办案的最佳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西郊法庭把人民满意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审判人员深入辖区村落、田间地头,以人民看得见、听得懂、感受得到的方式保障司法公正。

  (二)案件上诉率降低

  我庭上半年的上诉率为2.8%,为了让当事人服判息诉,审判员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引导当事人正确举证、有效参加诉讼,就要充分行使审判员的智慧、经验,正确把握审判中立与释明权的界限,加大判后论理、释法明理工作力度,最大限度地引导当事人服判息诉。

  三、今后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几方面

  (一)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

  把调解作为案件的最佳结案方式。对法律规定调解前置的案件,必须用心调解,真心为百姓解决烦心事,对其他民事案件也要加大调解力度,坚持将调解贯穿审判过程始终,学习“马锡五”审判方式,把握调解好时机,化解矛盾真正做到案结事了。

  (二)建立“三级答疑”常态化工作机制

  当事人对裁判存有异议的要开展判后答疑工作,首先由案件主审法官进行答疑,其次由所在庭庭长进行答疑,最后由主管副院长对当事人有异议的问题进行答疑,使当事人赢的光明磊落,输的心服口服。

  (三)充分发挥基层法庭的法制宣传作用

  与所在的乡政府、派出所积极配合,定期举行巡回法庭及法官“进乡村、进社区”等活动,为百姓解决法律上的困惑,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向社会传播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树立法官公正廉洁的形象。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