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鸡冠区法院民一庭在处理一起财产损害赔偿纠纷的案件中,经过主审人的耐心工作,终于使双方化干戈为玉帛,重新成为和睦相处的好邻里。
这起案件的原、被告是楼上、楼下的邻居。平时两家相处得挺好,互相往来,有事时也是热心相助,可是因为双方居住的房子年久失修,住在楼上的被告家卫生间地漏自去年开始往下渗水,原告到被告家说了几次,被告就不再用地漏,用过的水从坐便池向外排。今年5月的一天,被告家又渗水,原告到楼上找被告,被告说,我是放的是洗衣服的水看看还渗不,原告听后很生气地说:“你平时不经意也就算了,怎么还要特意试试”。双方话不投机,争吵起来,互不相让。最后原告诉讼到了法院,要求被告赔偿这一年多的损失。开庭后主审人邢晓华了解到原、被告双方平日关系挺融恰,这次是被告脾气有点倔犟,虽然知道错了也不好意思承认,又有点埋怨原告不太开面,说他的话狠了点。原告心里也知道话说得重了,但因被告不认错,她也不肯低头。她还了解到双方的孩子也在同一个班级,上学的时候一起去,放学的时候一起做作业、一起玩,因两家闹别扭孩子也不在一起学习了。她委婉对双方进行了批评并劝说原、被告要给孩子做个好榜样,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经过耐心劝说,被告先是给原告道歉并表示回去后重做卫生间的防水,原告也承认自己态度不好,双方握手言和,从归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