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 法学园地

鸡冠区法院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2-06-01 09:59:36


  人民法院是人民群众实现司法公正的最后防线,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鸡冠区法院在充分发挥司法职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人民群众的期望和法治建设发展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为进一步推进新形势下法院系统的队伍建设,笔者结合鸡冠区法院实际,对目前基层法院队伍建设中的成绩、不足和解决对策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鸡冠区法院有中央政法专项编制125人,实有干警人数90人。其中男干警49人,占总人数的54.4%;女干警41人,占总人数的45.6%。公务员86人,工人4人,法官72人,审判一线法官52人,法官助理5人,司法警察4人,其他8人,2011年新进人员5人,调出2人,辞职1人,退休5人。2007年受案4709件,结案4403件;2008年受案4672件,结案4486件;2009年受案4923件,结案4765件;2010年受案5189件,结案5093件;2011年受案5178件,结案5117件。

  二、队伍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

  近年,鸡冠区法院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转变司法理念,服务大局为出发点,以文化建设为支撑,努力提高队伍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队伍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为审判任务的完成、审判职能的实现提供了组织保证。

  一是强素质,提升司法能力。 将“统一学、固定学、限时专学、定期会考、奖优罚劣”等学习培训制度严格落实到位。通过案件研讨、案例讲评、专家授课、专项技能培训等业务建设, 提升了干警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水平。尤其是采取院里提供题库、主管副院长出题、干警互相评卷、公布成绩、庭内总结评析的方式,每年进行三次集中练兵考试,并对奖惩情况、绩效情况进行全院通报,提升了干警加强自身素质建设的兴奋点。在历年全市法院大练兵、文书评比、规范庭审等竞赛中,鸡冠区法院参赛率、获奖率、平均成绩均居系统第一。荣获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二是重品行,改进司法作风。以作风建设为着力点和突破口,进一步整治司法各环节存在的不规范、不严格、不文明等问题。坚持一年一个品行建设主题,先后开展了规范司法礼仪、“形象程序实体”三公正建设、司法责任教育、司法公信提升年等专项活动,制定了活动要求和操作规范,从一言一行和司法活动的每一个细节抓起,要求干警时刻向人民群众展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司法形象。从2008年开始,凡涉及作风形象投诉的,实行实名、实况无条件通报和绩效扣分,干警纪律作风明显好转。

  三是严管理,促进司法廉洁。确立了“廉政管理系统化、标准化、无缝化”的廉政建设理念,完善了廉政考核、诫勉谈话等工作制度,加强了对法官活动圈、社交圈的监控。通过组织观看警示片、通报法院系统违法违纪典型案例等教育方式,教育干警既要认清“吃拿卡要”等表象腐败的严重后果,也要认清慵、懒、散、漫、混等隐性违纪的危害,提高了廉政教育的实效性。会同市司法局、市律师协会制定专门规定,规范了法官与律师的关系。在全省法院法官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鸡冠区法院代表全省法院进行了表态发言。

  四是展风采,营造文化氛围。始终把文化育人、文化兴院作为提升干警综合素质、提升优秀司法品格的重要途径,构建了“精神文化引领、管理文化助力、行为文化提升、物质文化展现”的文化兴院新体系。提炼了“厚德崇业、尚法至公”院训,体能拓展训练、竞技切磋、荐文荐书、经典传唱等文体活动,每年都有计划的开展,提升了干警文化素养和职业操守。开展院校文化共建,与鸡西大学签订了《“法制建校 文化建院”联合共建协议》,开创了鸡西地区院校共建文化阵地的先河。注重人文关怀,年度健康体检,为聘用人员建立保险账户等举措,缓解了干警的工作压力和后顾之忧。在建党90周年全省法院“党在我心中”文艺汇演中,鸡冠区法院以干警真人实事为题材编排的小品《法官情》,获表演和创作两项一等奖。

  三、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鸡冠区法院在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大多数干警能够爱岗敬业,默默奉献,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审判任务重与人员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案件量不断增长,审判任务明显加重,但人员招录存在困难。全院受理各类案件5178件,办结5117件,一线法官人均结案99件,个人最高结案299件,工作压力较大。鸡冠区法院现有编内在职公务员90人,比2010年还少3人,距121人的编制有31个空缺。2010年我们计划招录8人,最后只招录6人,2011年我们计划招录12人,最后只招录4人。案多人少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判质量和效率,也给廉政建设带来了隐患。

  二是审判队伍的整体素质与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差距。我国每年都颁布一批新的法律、法规,涉及许多专门领域的新知识;市场主体、经济活动以及社会生活多样化的变化,法院受理的“疑、难、新、特”案件层出不穷。对法官的知识结构及思维方式的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鸡冠区法院整体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优秀干警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佼佼者,但也有个别干警综合素质尚需提高。有的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差,办不成案;有的业务能力高,但政治素质低,办不好案;还有极个别干警政治、业务素质都不行,不能办案,缺乏多面手,能干的人累死,不能干的人闲死的情况依然存在。

  三是审执队伍的服务意识不能完全满足群众的需要。受社会个别不良现象的影响,极个别干警服务意识树的不够牢,存在特权思想,对群众“冷、硬、推”,对当事人“冷、热”不均。在审判和执行中掺杂人情等因素;工作浮在上面多,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少、很少进行调查研究。把自己与群众割裂开来,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能主动与群众沟通,听取群众意见,也不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造成群众走上信访路。在落实为民服务措施上,存在等靠思想,工作方式单一,思路不开阔,便民、利民、亲民的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四、关于队伍建设的一些思考

  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大事,不能一蹴而就,必须抓住队伍建设中的核心问题,从深层次剖析原因,积极寻找对策措施,逐步有序地加以解决,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每一项工作,理顺每一个关系,扎实地推进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队伍的战斗力。

  一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法院领导班子是全院的领导核心,决定着法院工作的成败。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为核心,带领全院干警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树立“公正、廉洁、为民”的服务意识。不断完善“一岗双责”制度,凡队伍出现问题的,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要承担责任并公开检讨。

  二要注重业务素质提升。加强学习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基础。采取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加强对干警的学习培训,要求干警完成上级及本院规定的学习科目,提高干警个人素质,定期或不定期对干警的学习进行测验,提高队伍素质。要引导全院干警利用空闲时间,抢着学;结合本职工作,切实学;结合时事要求,及时学;利用各种媒介,广泛学。努力打造一支专家型、复合型的法官队伍。

  三要强化执法为民意识。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加强和改进法院工作的根本标准。要把调解作为处理各类案件的首选办案方式,作为办理案件的必经程序,妥善化解矛盾纷争,讲究调解艺术,不断改进调解方法,积极推行和谐执法,高度关注群众的意见建议,最大限度地使人民群众满意,取信于民。

  四要转变干警工作作风。对干警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群众反映强烈、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要及时纠正。要通过规范庭审行为,切实规范法官的行为、语言、礼仪和形象,防止权力失控、行为失范。要通过对法官庭审过程的检查、抽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在庭审中出现的问题。要通过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将进一步规范法官工作,促进审判质量的提高,提升法院法官形象。

  五要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绩效量化考评机制,用科学的绩效量化考评办法推进法院队伍建设。坚持凭实绩、重政绩使用干部,对长年工作在审判第一线有政绩的干警,要放在重要的岗位上予以重任,及时调整和更换图虚名、无政绩、不作为、乱作为的不称职干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