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力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入贯彻最高院和省法院关于院庭长办案相关文件精神,缓解立案登记制以来案多人少矛盾,鸡冠区法院打破常规模式,院领导带头办案,回归审判一线,形成“以上率下,全员参战”的办案格局。年初以来,院领导共审结案件192件,占全院审结案件总数的6.9%,有力地促进了全院案件质效的提升。
一是率先垂范,常态化开庭办案。我院坚持把院领导亲自办案作为加强法院领导班子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多次召开党组会议,研究确定了“院领导要带头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办难案”的工作思路,并在全院进行总动员,确保院领导能够沉下心、扑下身,全身心地围绕执法办案开展工作。明确规定了院领导年均办案的类型和比例,将院领导直接编入审判团队,做到“亲自开庭、亲自调解、亲自制作法律文书”,使院领导办案真正落到实处。院领导常态化开庭办案,逐步从案件把关和行政管理的角色回归到案件审理和裁判者的角色上来,实现了由“批案”到“办案”,改变了过去单纯听取案件情况汇报的“审而不判、判而不审”局面,有效避免了“纸上看案”、“纸上审批”现象。
二是规范庭审,标准化示范引领。院领导带头规范审判流程,办理案件严格遵守《合议庭工作守则》等相关规定,认真组织交叉阅卷、召开庭前会议,依法主持和规范庭审程序,遵守诉讼法有关期间和审限的规定,从庭前会议到审判程序再到文书制作,所有程序规范标准。院领导在办理案件中注重提炼裁判规则,注意总结审判工作经验,着力制作优秀裁判文书,通过定期分析审判态势,查找案件质量、效率、效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整改意见,统一裁判尺度,规范指导审判工作。同时,院领导带头开示范庭、办精品案,在公开审理的案件中,加大院领导办案的庭审直播工作力度,组织青年法官参加庭审观摩,并对庭审现场全程录音录像。全院干警可以通过庭审直录播平台观看学习,充分发挥了院领导作为资深法官的“传、帮、带”作用,规范引领青年法官,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法官钻研业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了法官规范庭审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三是勇挑重担,专业化审理难案。重大疑难案件对于法官的要求较高,院领导除具有丰富的审判经验之外,还有较强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大局观念。为此,我院领导充分发挥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优势,主动回归审判本位,自觉前往一线,根据分管的审执工作,结合个人专业和特长,带头承办疑难复杂案件,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担当”,挑起审判执行工作重担,发动对“骨头案”的审执攻坚。此外,我院制定了《院领导带头办案制度》,明确规定院领导要办大案、办难案、办新类型案,而且要亲自办、主审办、全程办,并对案件终身负责。同时,完善随机分案系统,健全立案环节的甄别分流机制,将重大、疑难、复杂、新类型和在法律适用方面具有普遍意义的案件优先分配给院领导审理。院领导专业化审理难案,使优质审判资源重归审执一线,重大、疑难、典型案件得到了正确妥善处理。
四是定期通报,公开化接受监督。我院严格考核评查院领导的办案情况,通过建立工作台账,明确办案的具体指标,对院领导主持或参加专业法官会议、审判委员会、协调督办重大敏感案件、接待来访、指挥执行等事务计入工作量,并将院领导参与审理的案件与其他案件一同纳入年度案件质量考查和绩效评估范围。同时,审判管理部门每季度对院领导承办的案件数量、案件类型、审判程序、参审方式、开庭数量、审判质量等情况进行统计并通报全院,裁判文书一律按规定上网公开,出现错案的,一律按错案责任追究制度进行追责。此外,对院领导审理的案件,在黑龙江法院网视频台和本院门户网站进行庭审直播,并邀请社会公众旁听庭审;在对人大及其常委会作综合性工作报告中,突出对院领导办案情况的汇报,最大限度深化司法公开。院领导诉讼活动以公开透明的方式展现,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