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 法学园地

浅谈人民法庭如何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上做好工作

  发布时间:2012-08-07 11:18:57


  人民法庭是基层法院的派出机构,处于联系群众、司法为民的第一线,在解决社会矛盾、化解群众纠纷方面发挥至关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国际社会政治环境的日益复杂,西方文化影响的加大渗入,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各类矛盾有所显现,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影响人民安居乐业的现象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而这些矛盾的发生发展变化往往是从社会最基层开始,因此可以说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问题集中在基层,维护与促进和谐的重心、难点也在基层。为有效化解矛盾、排解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人民法庭在履行司法职能过程中,应充分挑起重任,积极践行“人民法官为人民”的主题,按照“公正、廉洁、为民”的要求,主动服务、能动司法,为辖区、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法庭工作存在问题原因

  调解审判与队伍建设是法庭工作的主要内容,尤其是案件结案率、上诉率、申诉再审率、发改率、调解等审判业务工作更是重中之重。这些工作内容一向是我们在实践工作中重点规范和要求的内容,从现实情况来看,大多数法庭审判人员基本上都能够围绕着这一中心开展工作,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自觉加强学习,践行宗旨,增强法律意识、程序意识,尽职尽责开展好工作,但是仍然存在一定问题为法庭工作带来不利影响。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审判人员不注意工作方法态度。对当事人不能从法律角度给予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当中缺乏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的工作理念,对当事人不热情、不主动,致使个别当事人对审判工作产生误解,继而易催生当事人上诉等情况的发生,出现了工作没少做、效果却不佳的情况。同时也不可否认存在个别当事人私利当前或思想认识偏执而无理访、无理诉等情况。

  (二)案件任务多审判人员工作压力大,工作中存在急于求成情况。从红星法庭近几年工作情况来看,全庭管辖案件呈现逐年上升之势,几位审判人员人均案件达到100件以上,个别人员达到160件以上。案多人少的客观矛盾为完成审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增添了审判人员的工作压力。为赶任务、赶进度,在审理个别案件时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有时出现“跑粗”的现象。致使产生案件审判不细、法律文书不规范等问题。

  (三)新时期案件类型多、情节复杂,案件审理难度增大。近一时期,随着我市地方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一些关于土地纠纷、房屋买卖、遗产继承等案件集中凸显。尤其是土地纠纷案件对主管农村业务的法庭来说更是增多。对这类案件的审理不当,不仅会影响到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必将为我市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消极影响。然而这类案件的审理并没有形成较为形之有效的判例、经验,而且每个案件往往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案件个性差异较大,而审判人员的法律应用和知识更新速度有限,因此在有些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存在定性不准、适用法律依据不全面等方面问题。

  (四)审判任务重易产生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不深入细致情况。2011年,各级法院陆续开展了“加强廉政建设,增强服务观念,提高服务水平”为主要内容的《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年”》、《廉政监督创新年》以及“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创先争优、三项重点工作等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法庭干警虽然能够认真学习相关的文件及各项实施方案,认真查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制定详尽的整改措施,但同相对繁重的民事案件任务相比,投入的精力和时间明显不足,致使学习效果打折扣,不能很好的把上级的活动精神贯彻落实到工作实践当中去,需要法庭干警在实践工作中更好地把主题教育活动精神实质更好地融入到审判工作中去,指导开展好审判工作。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及原因,我们认为全面提高法庭审判业务工作及队伍建设工作,需要从提高人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干警法律观念和法治理念教育等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一)多措并举切实提高案件质量。要加强审判人员责任意识教育,提高审判人员责任意识、社会意识,不断加强学习,尤其是新出台实施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最高院等司法解释,及时更新知识,并严格运用到审判工作中,为提高庭审质量,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高度重视切实抓好诉讼调解和释法解疑工作。要充分发挥诉讼调解作用,坚持贯彻“调解优先”原则,对于凡是有调解可能的案件,应当尽可能地适用调解或和解方式处理。要切实加强释法解疑工作,要把释法解疑工作贯穿于案件审理的全过程并做好判后答疑工作。

  (三)防患未然避免发生信访案件。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从案件审判到案后问访全方面保证案件审理质量,了解和掌握案件当事人的心理状态,在坚决保证案件质量的同时,做好当事人的思想教育工作,全程控制上访上诉案件的产生。

  (四)注意法律文书写作提高辩法析理水平。法律文书是全面反映案件质量的有效载体,同时也是社会各界认知法院的最佳途径,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法律文书写作,不断提高文书写作水平,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疏漏产生,减少群众的误解。

(五)廉洁自律树立自身良好形象。针对行业系统中存在的个别干警吃、拿、卡、要和冷、横、硬等问题,要组织全庭干警加强廉政教育学习力度,坚决杜绝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的产生,做到廉政执法,秉公办案,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


关闭窗口